新闻中心  

纪念滕维藻校长逝世五周年(之三)

发表日期:2017-05-08 已经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滕维藻校长重视培训对外开放城市的政府官员,

发挥了南开大学的一份力量

——纪念滕维藻校长逝世五周年(之三)

 

钱玉麟

 

滕校长于1984年秋,获悉谷牧国务委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中提出:要物色一两所高等学校培训对外开放领导干部,他认为南开大学在改革开放的事业中,应发挥南开经济学科的优势,承担此项培训任务。他给谷牧国务委员写了一封信,委派副校长王大璲、副院长钱玉麟去北京面呈。两人知道谷牧国务委员在中南海办公,但不知从哪个大门进去。中南海的南大门,有军人站岗,不易进去。先去了西大门,被门卫拒绝。又去到北大门,传达室见到南开的介绍信,打电话通报后同意入内,指引去一座三层灰色办公楼,在二楼办公室见到了谷牧的秘书胡光宝,呈送了滕校长的信,陈述了南开经济学科的优势,表达了南开承担培训任务的愿望。胡光宝很热情,认真听取了王大璲的陈述,他表示一定把滕校长的信送给谷牧副总理,有了结果会通知你校。

1985年1月上旬,国务院特区办公室来电通知我校, 1月15日上午九时在中南海会议楼第二会议室开会,请学校负责同志参加。这一天,滕校长指定王大璲、钱玉麟、熊性美三人到会,参加会的有特区办、教育部、外经贸部的负责人,对外贸易大学的副校长等人。谷牧国务委员在会上传达了邓小平关于加强对外开放工作的指示,并提出两项措施,一是聘请外国专家当政府顾问;二是物色一两所大学培训对外开放领导干部。经研究决定,由南开大学培训对外开放领导干部,外经贸大学培训对外开放业务干部。培训班由特区办领导,两校各拿出工作方案后,上报。

回校向滕校长汇报后,决定成立领导小组,滕校长指定王大璲任组长,成员有谷书堂、钱玉麟、熊性美,钱玉麟负责日常工作,熊性美负责教学工作。

经谷书堂、熊性美研究后,拟开设以下课程,并确定了任课教师名单,国际金融孟宪杨,世界经济胡青,国际经济法高尔森,市场学李景泰,开放经济陈钺,周末开讲座,由院内著名学者杨敬年、钱荣堃、熊性美、谷书堂等主讲。在当时,这是学院内的最佳教学安排。领导小组讨论后,经滕校长批准并上报。

在滕校长的主持下,学校决定腾出芝琴楼二楼为学员宿舍及上课教室,在当时南开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是最优的选择。特区办主任何椿霖来校看望学员时,对我说:“现在中央党校的住宿条件还不如南开呢。”经济学院抽调一名干部任联络员,照顾学员日常生活,并沟通情况。

同年1月25日,王大璲、钱玉麟去特区办汇报了教学方案,特区办的办公厅主任曹振相原则同意。

滕校长于1月31日亲笔起草了给教育部的报告,陈述南开有关对外经济学科的优势,准备开设的六门课程及一个讲座,调整并配备好学员的教学与生活用房,表示南开会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1985年4月1日,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下达文件,通知四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珠江、长江、闽南厦漳泉三角区派出领导干部,向南开大学报名参加培训班。

6月,滕校长指定张亦渖(原任总务长,已离任退休)及我去常州,苏州,上海等地,访问已报名的学员,就南开的教学方案征求意见。在交谈中,他们说:“走上对外开放工作岗位的时间不长,最大的困难是:摸不清市场经济的规律,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的基础知识很弱,西方的法律法规知识更少,迈不开步子,怕吃亏上当。”迫切希望来校学习。

9月2日开学。参加第一期培训班的有29人,其中有厦门市、常州市副市长、上海是爱联信托投资公司(民营)总经理等。这期学员的教育背景多数是工科及外语专业,初次系统接触经济课程,学习认真,认为:“开阔了视野,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在课堂上可以找到解决的门路”,“南开拿出了最好的教师,做了很大的贡献”,“著名专家的讲座,不一定全部听懂,但开阔了眼界,经济学科有那么多门类,学不完的知识”。培训班的教学工作做到了教师认真,学员努力,教学相长,互有收获。

1986年1月22日结业,特区办主任何椿霖来校,在结业式上,宣读了谷牧国务委员写给滕校长的信,信中写道:“去年一月,我向小平同志汇报工作时讲过,沿海开放城市工作中的最大困难还是人才不足,为逐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的办法之一是在你校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办了对外开放干部培训班。为办好培训班,你校领导和担负教学后勤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为此,我表示感谢。希望你校总结经验。把培训班办得更好。同时,请你向本期培训班的同志转达我对他们通过刻苦学习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的祝贺。希望他们回去到工作岗位以后,用好所学的知识,提高工作水平,在对外经济工作中做出新的成绩”。

滕校长会见了何椿霖主任,就培训班的工作充分交换了意见。

1986年4月加拿大约克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克劳斯顿教授来南开,钱玉麟向他谈起南开经济学院正在培训对外开放的政府官员,引起了他的关注。他详细了解了学员的背景和开设的课程,知道了主办单位是特区办。他回加拿大后,向加拿大国际开发署介绍了对外开放培训班的情况,并提出建议,开设中加合作培训对外开放官员项目。加拿大开发署委任克劳斯顿教授任评估组组长来华与特区办商讨合作项目的内容,在特区办及教育部有关官员陪同下考察了沿海开放城市,并再次来南开考察培训班项目。中加政府有关部门最后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这个协议中,南开受惠的有两项,一是每期培训班,加方派来两名教授,用案例教学法,讲解国际经济交流中的典型案例,学员一听就懂,同时,开展课堂讨论,生动活泼,学员学到了成功的经验,也知道了失败的教训,大有收获。二是我校的任课教师轮流去加拿大任访问学者半年,经费由项目负担,为中年教师出国交流提高打开了通道。这几位副教授在加拿大的大学中,与同学科的加拿大教授进行学术交流,了解课程的最新内容,收集了丰富的在国内得不到的学科资料,回国后系统消化提高,很快晋升为教授,提升了教师的质量,培养了一批教学和科研骨干。在他们之后,接替讲课任务的青年教师,同样得到去加拿大任访问学者的机会,在业务上也有了很快的成长。

成人教育中引进外援是滕校长的又一创举。

1986年下半年,特区办的办公厅主任曹振相对钱玉麟说,何椿霖主任看了南开学员的用房情况,深感南开已尽了最大的力了,他考虑要给南开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向中央申请一笔经费给南开盖个培训楼,南开给特区办写个申请报告。我向王大璲副校长汇报后,他让钱玉麟代学校起草一个报告,提出培训楼的基建面积为4000m2, 楼内设有50个标准间学员住房、教室、资料室、教师备课及讨论用房等。此报告经滕校长批准后,上报特区办。曹振相接到报告后,起草了特区办向国家计委及财政部的报告,含南开与外贸大学两家的办学经费,经何主任批准后,曹亲自送谷牧国务委员审批,那时正当全国压缩基建任务,谷牧还是批准了。1987年3月30日,国家计委及财政部批准我校安排200万元,专项用于对外开放领导干部培训班建教学大楼及有关用房。

由于学校对建楼选址多次变动,几经拖延,最后曹振相再次来南开,与母国光校长,总务长杜品良商定,才选定在北村居民区内修建培训楼,1988年开工,1992年9月2日竣工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培训班的条件。

成人教育得到政府部门专款资助建楼是又一创举。但遗憾的是此楼在2008年被无偿征用,国家专项拨款建设的用于教学的培训楼变为营业性的宾馆,极大的挫伤了开放办学的积极性。

对外开放领导干部培训班共举办了26期,培训了769人,这些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成了对外开放的骨干力量,走上了高一级的领导岗位,南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全国除西藏外的各省市开满了丰硕的成果。

滕维藻校长重视培训对外开放城市的政府官员,是他对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高度责任心,是贯彻执行邓小平思想的高度自觉。他以教育家的高瞻远瞩,在这个培训政府官员的项目上有所创新:(1)用最好的教师和生活条件培训在对外开放第一线的政府官员;(2)以扎实的培训成果获得国务委员谷牧的来信以示感谢;(3)不伸手,不等靠,获得主管部门的帮助,得到国家专项资金修建了一座培训楼;(4)引进了外援,使教师和学员双双受益,学到了新知识,得到了新提高。这一创举,在我校的成人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南开人会牢记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