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投资展望  

NO.5 全球FDI下跌之际,中国OFDI翻番

发表日期:2012-10-18 已经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哥伦比亚国际直接投资展望

哥伦比亚大学维尔国际可持续投资中心

FDI热门问题的观点

系列 5  2009 5 26

主编: Karl P. Sauvant (Karl.Sauvant@law.columbia.edu)

编辑: Lisa Sachs (Lsachs1@law.columbia.edu)

 

全球FDI下跌之际,中国OFDI翻番

Ken Davies

 

2008年全球FDI下跌近20%,而中国的OFDI却近乎翻番。由于中国海外投资的日益增长,2009年至2010年这一差异可能暂时不会消失。中国的OFDI为何能持续增长?

随着政府“走出去”战略(旨在树立国家作为国际参与者的良好形象)的实施与推广,21世纪之初中国FDI流出量开始飞涨。1982年至1989年平均每年仅达4亿5300万美元,1990年至1999年间为230亿美元,2004年升至550亿美元,2005年为1230亿美元,2006年达1760亿美元,至2007年已达2480亿美元。据初步估计,2008年将升至4070亿美元。如果加上金融类FDI2006年以前不计),2008年将达5220亿美元,近乎是2007年(2650亿美元)的一倍。

据观察证据显示,2009年初中国OFDI会加速增长。据报道,单是中国在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已从2008年一季度的14亿美元增至今年同季度的130亿美元。若这一趋势得以延续,仅2009年中国在澳的FDI就相当于200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OFDI)。中国铝业对力拓集团18%的股权收购如果成功的话,其近190亿美元的交易额将归于对澳FDI。这一交易比以往任何中国公司的海外收购都更为庞大。能源板块的其他大型交易也即将上演。

中国OFDI加速的五大驱动力

      国际媒体以及一些学术著作中提及最多的动因便是中国需要获取自然资源以支持快速的增长,尽管这并非中国对外投资最主要的部分(最主要的是服务业)。政府的支持(包括政府开发援助ODA)对该自然资源寻求型投资至关重要。⑵虽然大部分中国的出口源自外资企业,但国内大型企业也大量出口并需要诸如海运以及保险等方面的服务。⑶中国的骨干企业需要树立全球品牌(比如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上汽与南汽收购MG罗孚)。⑷大型国有企业(SOE)在国内渐失垄断地位,走上国际多样化发展的道路。⑸尽管中国拥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一些企业仍希望将其劳动力密集型的业务移至海外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地方,如越南和非洲。

这些驱动力的相对优势在中国FDI的部门以及地理分布中得以体现。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MOFCOM20092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07年底中国的对外投资额累计已达1180亿美元。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占总额70%以上;制造业仍保持在8%,而建筑业更低(为1.4%),故即使加上这些,第二产业也只占对外投资额的16%左右;剩下的14%包括矿业、采掘业以及石油开采(13%)与农业、林业以及渔业(1%)。

虽然FDI的行业构成往往随绿地投资项目及并购交易而变动,但截至2007年底的数据仍具有代表性。服务业的主导地位归功于中国出口的繁荣以及金融服务业的海外扩张(旨在利用海外华人的资金,学习先进的技术以及拓展收入来源)。尽管随国内生产成本的增加制造业OFDI的增长速度可能更快,但其金额仍非常少。

中国备案的OFDI大部分来自大型国有企业(SOE)(根据MOFCOM统计数据,2005年底均占OFDI存量与流量的84%),但该比重似乎在逐渐下降并且本身可能就是一种过高的估计,因为一些私人OFDI可能不会进行官方审批。

媒体的报道大都聚焦在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上,但持续吸收大部分中国外流资金的是亚洲,截至2007年底亚洲吸收了OFDI累计量的67%,而拉丁美洲为21%,欧洲4%,非洲4%,北美3%,大洋洲2%。避税港的存在模糊了真实的交易目的地,因而数据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扭曲。例如中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备案OFDI中有14%流向了开曼群岛,6%流向英属维尔京群岛。中国在亚洲的FDI大部分流向了中国香港,截至2007年底占OFDI存量的58%

即使考虑到通过避税港的投资,中国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与北美)的FDI相对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高额贸易量相比仍然过低。这可能更多地是因为没有做好同全球巨头在其母国竞争的准备,而非源自保护主义的压力(虽然这些压力阻挠了一些大型并购)。

中国在香港及避税港的投资中有部分是返程投资(利用中国的税收优惠),且2008年初取消激励政策后香港很有可能难保其优势地位。所以相比于官方统计,真实的OFDI很可能增长得更快。

沿海省市国际贸易的参与度高,因而是中国OFDI主要的来源地。2008年度,广东作为吸收FDI最多的省市,提供的OFDI为总额的20%。浙江以8%位列第二,上海紧随其后(8%)。这种分布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同主要海港以及海外市场较为接近,同散布全球的华人紧密联系以及三大沿海经济中心(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与渤海湾)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积极的溢出效应与示范效应。

危机如何影响中国的OFDI

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国无法摆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为应对衰退,中国政府实施了相应财政刺激以缓解GDP增速下降的压力,而信用实际上是在扩张的。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2009年中国GDP的增长率将为6.3%2010年则为8.5%

因而随着资源需求的进一步上升,中国将致力于通过同生产商的交易以保证充足可靠的资源供给。据报道,2009年第一季度此类交易的金额就超过了2008年中国备案FDI的流出量。

中国拥有高达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据OECD预计2009年经常账户盈余将达GDP11.7%,而且也不存在信贷紧缩问题,因此中国能够进行大量的海外投资。中国的跨国公司可以通过低价收购获得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并树立商业品牌。所以中国高举反对投资保护主义的旗帜不足为奇。

但中国也非一帆风顺。虽然有欢迎中国投资的国家,例如非洲国家就非常乐于接受附随的无条件援助,但对中国意图质疑的声音也大量存在。SOE在中国OFDI的主导地位引发了人们的担心:这样的投资可能不受寻常的商业因素制约,甚至有可能是一种国家外交和国防政策。

中国OFDI还面临其他诸多挑战,包括提高中国公司的自然资源利用率,协调全球的业务,不再偏向对垂直整合产业链的生产模式以及处理跨国并购造成的影响(包括充分理解不同的管理文化从而同化并管理外国公司)。

中国的OFDI仅占全球总额的1%多一点,远低于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不过,这一份额在不断上涨,中国最终将成为全球FDI的主要贡献者。那些可能成为中国FDI接受国的国家已意识到这点,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中国的跨国公司。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硕士生胡倩翻译)

 

 

转载请注明“Ken Davies,‘全球FDI下跌之际,中国OFDI翻番’哥伦比亚国际直接投资展望,No.52009 5 26日。转载需经哥伦比亚国际可持续投资中心授权(www.vcc.columbia.edu)。”

 

请将副本发送至哥伦比亚维尔中心vcc@law.columbia.edu

如需详细信息请联系:哥伦比亚维尔国际可持续投资中心,Ken Davies,高级研究员,(212) 854-7269Kenneth.Davies@law.columbia.edu

Karl P. Sauvant博士领导的哥伦比亚维尔国际可持续投资中心(VCC)是由哥伦比亚法学院和地球研究所联合建立的研究机构。它力图成为全球经济对外直接投资事务的领导者。VCC致力于分析和讲授对外直接投资公共政策和国际投资方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