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投资展望  

NO.42 FDI格局:从三极到多极

发表日期:2012-10-18 已经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哥伦比亚国际直接投资展望

哥伦比亚大学维尔国际可持续投资中心

FDI热门问题的观点

系列 42  2011 7 18

主编: Karl P. Sauvant (Karl.Sauvant@law.columbia.edu)

编辑:Ken Davies (Kenneth.Davies@law.columbia.edu)

执行编辑:Alma Zadic (az2242@columbia.edu)

 

FDI格局:从三极到多极

Persephone Economou and Karl P. Sauvant

 

20年前的首期世界投资报告中,联合国指明了全球FDI模式的一个转变,即从由美国与欧共体主导的两极模式转变为由美日欧主导的三极模式。

鉴于新兴市场(EMsFDI的增长,三极格局需要重新审视。成为三极中一极,对外投资额须占到全球FDI存量与流量的10%以上。尽管该份额限度的设定较为任意,但能表明在世界FDI市场上分量可观。

1991年以来,欧共体(后包括欧盟全体27个成员国)在世界OFDI存量与流量所占份额分别从1990年的85%降至2009年的74%以及从1990年至1992年期间的85%降至2007年至2009年期间的74%最初三极中的一极——日本在全球OFDI存量所占的份额于1990年至2009年期间从10%跌至4%,而其在全球FDI流出量中所占份额从1990年至1992年期间的16%降至2007年至2009年期间的5%。根据“至少10%”这一份额下限要求,日本已经丧失作为三极中一极的资格。

EMs的崛起成就了其跻身三极的资格。新兴市场在世界OFDI存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90年的7%升至2009年的16%。并且其势如破竹——在全球FDI流出量所占的份额从1990年至1992年期间的8%陡升至2007年至2009年期间的25%

不可否认,EMs是一大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然而除避税港外,2005年至2009年期间仅20EMs就占了全部EMs FDI流出量的85%。这20EMs至少在数目上同欧盟27个成员国具可比性,后者同样由发展程度不同的各异国家组成。

1990年至2009年期间前20EMs(均至少为中等收入经济体)在全球FDI存量的份额从6%升至13%,流出量所占的份额从1990年至1992年期间的6%升至2007年至2009年期间的14%。由于流量和存量的份额均超过10%EMs(特别是前20个)能够被视为取代日本成为FDI三极之一,与美国和欧盟形成FDI新三极。

然而Ems成为三极之一可能只是暂时现象。金砖国家(BRICs)正迅速崛起,成为三极候选的强劲竞争者。2009年就存量而言他们尚未达到要求,仅占全球OFDI存量的4%;即便将香港和澳门也计入中国投资存量总额,金砖国家所占份额也仅达8%然而就流量而言BRICs可能很快就能达到10%的底线:2008年至2010年期间,其在全球FDI流出量中所占份额已升至9%;如果加上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该份额达到13%

此外,区域一体化组织(例如东盟ASEAN)或是单个EMs(例如中国)也有可能成为FDI一极。这可能意味着世界正从旧的FDI三极局势向一个多极化FDI世界更全面的转变着,在这个多极化FDI世界中小极地区同先前三极格局主导国共存。

这些转变的政策含义是什么?从实际操作层面上来说,投资促进机构在吸引FDI之时需要瞄准这些新极地区。并且新的参与者(以及现有投资者)需意识到,国家不再仅局限于寻找更多的FDI,而是需要可持续的FDI——这种投资在单个项目商业可行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有助于机制(这一机制确保FDI的收益得到公平的分配)框架内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发展。

最为重要的是,新兴市场FDI的增长,具体地说是FDI多极化,很有可能影响国际规则的制定。尤其是工业化国家和EMs关于国际投资法下东道国与跨国公司的权利与责任的观点将日趋相似,因为这些市场中最重要的那些已然成为举足轻重的对外投资者了。如果这一情况发生,那么商讨投资多边框架的时机就成熟了。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生胡倩翻译)

 

 

转载请注明“Persephone Economou Karl P. Sauvant ,‘FDI格局:从三极到多极’哥伦比亚国际直接投资展望,No. 42  2011 7 18 日。转载需经哥伦比亚国际可持续投资中心授权(www.vcc.columbia.edu)。”

 

请将副本发送至哥伦比亚维尔中心vcc@law.columbia.edu

如需详细信息请联系:哥伦比亚维尔国际可持续投资中心,Ken Davies,高级研究员,(212) 854-7269Kenneth.Davies@law.columbia.edu

Karl P. Sauvant博士领导的哥伦比亚维尔国际可持续投资中心(VCC)是由哥伦比亚法学院和地球研究所联合建立的研究机构。它力图成为全球经济对外直接投资事务的领导者。VCC致力于分析和讲授对外直接投资公共政策和国际投资法的含义。



Persephone Economou  (persa.economou@gmail.com)是某国际组织的顾问;Karl P. Sauvant (Karl.Sauvant@law.columbia.edu)是哥伦比亚大学维尔国际可持续投资中心的行政主管。作者希望感谢Laza Kekic, John Kline, Ted Moran Louis Wells对此文所作的悉心评论。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哥伦比亚大学及其合作伙伴与赞助商。哥伦比亚国际直接投资展望(ISSN 2158-3579)是经同行评鉴的系列论文。

UNCTC,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1: The Triad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91).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对, “新兴市场”的定义是指所有不归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体。

所有数据来自UNCTADFDI数据库。

重复计算可能在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流出量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这些由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转运FDI或是涉及中国的返程投资构成。